【学科建设】2025年成果推介(二):面部表情下听障和健听大学生情感词语唇读理解比较研究

发布者:张伟锋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5

本文著录格式:范佳露,雷江华,宫慧娜,等.面部表情下听障和健听大学生情感词语唇读理解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25,(04):51-59.

全文下载面部表情下听障和健听大学生情感词语唇读理解比较研究.pdf

 

成果简介

唇读是通过观察说话者的双唇、下颌、舌头以及面部表情而提取并感知信息的过程。作为一种视觉言语感知形式,唇读在听障人士的口语沟通和语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 年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中均需包含看话(唇读)训练,指出在指导听障学生看话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理解对方的体态、表情,感受对方的语气、语调等”,但目前国内外对听障人士唇读的研究主要从言语要素层面展开,对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要素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用视频-词汇匹配范式,结合行为和眼动实验比较面部表情下听障和健听大学生情感词语唇读理解的表现。结果表明,面部表情既独立作用于唇读理解效果,又与情感词语发生整合,共同作用于唇读加工过程;情感词语对唇读加工过程的独立作用受到听觉经验的影响;听觉障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面部表情下情感词语唇读理解表现。建议在唇读教学或干预中关注面部表情和唇读内容情绪信息对唇读理解的作用,并深化对情绪信息在唇读理解中作用的研究。

本期封面

期刊介绍:

《中国特殊教育》杂志1994年创刊,现为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我国特殊教育领域核心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

《中国特殊教育》以引领中国特教科研方向、反映国际前沿学术动态、研究特殊需要儿童问题、搭建学术科研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以特殊需要人群以及相关教师、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家长和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所刊载的文章主要反映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主要征集研究特殊教育与心理学研究各领域的实证研究、综述、教学改革研究等,栏目设置有:新思想指引新征程、特殊教育理论研究、全纳教育研究、视力障碍研究、听力障碍研究、智力障碍研究、肢体障碍研究、多重障碍研究、孤独症研究、学习障碍研究、情绪与行为障碍研究、超常儿童研究、特殊教育师资、特殊教育课程,等等。

投稿方式(网址):https://zgtsjy.cnaes.edu.cn/2025年期刊已正式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为唯一投稿渠道)

微信公众号: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简介:

范佳露,特殊教育学博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特殊儿童语言沟通评估与训练、重度障碍儿童教学与干预。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省教科规划重点课题、厅局级项目多项,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儿童语言康复治疗技术》《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小学融合教育》等多部书籍。曾获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


/范佳露 刘芝余 审核/张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