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校院两级科研管理水平和效能,扎实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7月9日-10日科研处组织兼职科研秘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特邀请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处毛献峰、中国矿业大学张长旭、常州工学院林芳强做相关主题讲座,各二级学院、科研机构兼职科研秘书,科研处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负责人主持。
毛献峰老师以“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的视角”为主题,首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行系统性介绍,涵盖基金管理架构、资助方式、体系构成,以及项目申报类型、核心制度等,并对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总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详细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流程,以确保科研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申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后,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式审查注意事项,旨在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准确无误地完成项目形式审核工作。
张长旭老师从科研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两个角度,分别以“聚焦四个服务,打通科研发展微循环”、“人文社科项目的生成逻辑及提升策略”为主题分享科研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科研管理定位与目标,提出“服务国家需求、服务学科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教师成长”的“四个服务”理念,强调在服务中推动有组织科研落地。其次,指出科研管理岗位需具备统筹谋划、专业职业素质、基本科研水平和主动服务意识。最后,结合详实数据与丰富案例,全方位解析项目申报全流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与实践建议。为提升项目质量,倡导通过多渠道挖掘研究前沿,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关注”,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的策略。
林芳强老师分享了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经验,强调选题与论证的重要性,通过四个策略有效破解了地方高校科研工作挑战,为提升社科项目申报质量提供了宝贵借鉴。一是锚定政策导向、找准科研定位,精准把握国家及省级政策背后的核心需求,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社会热点,使申报方向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二是凝练特色选题,通过跨学科合作激发创新思维,打造申报亮点。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培育体系,建立全流程科研服务机制,实施动态圈层管理,保持科研活力。四是案例驱动教学,结合学校行业特色与研究者个人背景设计选题,有效提升选题的前沿性与可行性。
通过本次培训的具体指导、讨论与交流,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持续优化科研管理体系,激发科研活力,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助力科研高质量发展。
(文/倪盈盈 图/杨盛伟 审核/张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