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著录格式:张强,冯效刚.从分庭抗礼走向融合——1950年至1966年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3(01):62-67.
摘要:中国声乐表演艺术是“中西融合”观念的产物,在经过自身探索与成型、积累与繁荣、成熟与高峰的百余年历程之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表演艺术风格,体现出其融汇中西、兼收并蓄,且独具魅力的艺术审美特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演唱艺术中国化的重要形成阶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因此,对中国声乐表演艺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纵向”梳理与总结,归纳与反思,则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音乐文化内涵,力求对当下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关键词:现代声乐表演艺术;演唱风格;审美理念
全文下载:从分庭抗礼走向融合——19...年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研究述评.pdf
本期封面
期刊介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类学术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相关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致力于推动音乐与表演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常设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史、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音乐创作与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研究、音乐批评、戏剧影视理论研究、舞蹈艺术研究等栏目,不断发掘新选题、传播新成果、参与新争鸣。
该杂志学术论文方面,关注音乐与表演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刊载具有学术价值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实践研究报告方面,关注音乐与表演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意性的艺术作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为读者提供实践指导和创作灵感。
投稿方式(邮箱):3719292@163.com
作者简介:
张强,博士,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正处级)。研究方向:音乐学(当代音乐),声乐、歌剧音乐剧表演艺术理论,音乐与戏剧治疗等。南京合唱协会及江苏省声乐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曾先后承担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研究课题”《中国歌剧与音乐剧发展状况研究》1项、一般课题3项;省部级、厅级课题5项等;出版专编著作多部(含合著);发表相关教科研论文40余篇。先后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4),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排名4),获得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相关荣誉多项。
(供稿/倪盈盈 审核/张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