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开展江宁校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调研

发布者:张居晓发布时间:2024-03-20浏览次数:24

为摸清我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专业性社团的需求,引导学生规划好学业生涯,探索大学生学业成长和科学研究双向奔赴的路径机制,激活学生学习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日科研处副处长张伟锋老师深入江宁校区,开展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专题调研。本次活动依托特殊教育学院沟通障碍与科学学生社团,有来自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教育康复学、孤独症教育、康复治疗学和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20余名2023级学生参加。

调研伊始,张伟锋老师介绍本次调研交流的主题、目的和意义。简要分享了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活办学活力”为本年度工作抓手的发展战略、首届师生表彰大会等概况。张老师指出,今年,是学校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关键之年,学校陆续出台一系列创新改革制度,绘制了发展的“施工图”,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畅所欲言,以利于学校全面了解江宁校区科研反哺教学、专业性社团活动开展的情况。 

 对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吴泊澳同学带头发言,提出了“资源少不利于专业性社团活动开展”“开展特教名家文献阅读与综述研究的团队成员激情褪去”“动力不足,缺少常态化专业指导”等问题。随之,同学们纷纷主动发言,围绕如何查找阅读文献、构思论文选题和行文、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筹备挑战杯学术作品比赛、参与“互联网+”项目等,提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交流讨论中,张老师一一耐心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并做出实时应答。最后就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意见进行了总结,并为参会同学们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建议。张老师指出,要成立江宁校区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分部,以此推动江宁校区浓郁学习、科研氛围。比如,依托沟通障碍与科学学生社团等专业性学生社团,在江宁校区成立分社,以此加强江宁校区低年级学生与专业老师、高年级学长学姐间的交流互动,及时寻找、整合所需的学术科研资源。其他学生组织也可以参照设立江宁分部,作为学生发挥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成长发展平台。结合大家所分享的假期志愿服务实践经历,张老师表示,可以在学生社团、班级、院校学生会和青协等平台上组织赴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企业等开展实践见习活动。要紧扣全国爱耳日、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既在校园内,更要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公益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身边浓厚的专业氛围。张老师以特教名家研究小组的探索为例,鼓励大家勇于探索、针对各自感兴趣的主题和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从每次的经历中,积累经验、增长勇气和智慧,不断进步。

   

 本次调研历时两个半小时,是一次围绕“学生科研”主题的解题式调研、联动式调研。大家分享想法,碰撞思想、探讨问题解决、思考学业规划。围绕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项目、挑战杯、互联网+、文献阅读、研究选题和团队建设等,张老师一一为同学们支招、解惑。并牵线搭桥联系高年级同学们或推荐指导老师参加完本次交流讨论,与会同学们信心倍增,从言谈中表现出对今后学生科研的期待,更坚定了今后从事特殊教育与残疾人服务事业为之贡献的决心。

(文/盈盈、邱璟妍  /张蓝心  审核/ 张居晓)